當肉食是一種全球化生活習慣
- 文章分類: 哲人廚房 寰宇美食 Polymath Kitchen & global gastronomy
- 12/24/2017
從時間序看來,肉消耗量增加中,但是國家間差異仍然很大,這與跟國文化,宗教攸關,例如印度諸多宗教都不吃肉,所以印度肉消耗較低。
但是工業化是一個重要因素,諸多國人,甚至世界上多數人以為吃肉是白人習慣,東亞人,或其他地方人傳統不吃肉,這是大錯!
英國與西歐在工業革命前,也跟東方類似,吃不到什麼肉,工業化後才逐漸吃肉,所以日本明治維新,打破佛教禁忌,明治天皇吃肉做示範,大家就吃肉了。之後植產興業,工業化迅速,到了大正時代,吃肉就很普遍了。
同樣的中國大陸開放改革後,迅速工業化,大家也逐漸吃肉了,近年來肉消耗量迅速爬升。2014年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28%的肉被諸國大陸消耗,政策上已逐漸鼓勵減肉,但是市場上趨勢是強勢未減,基於三高疾病防治,以及世界環境永續政策,整體成效如何?有待進一步繼續觀察。
國民健康署建議每天吃肉70公克,約二台兩弱,但是現在全球人均吃肉量一直上升,大約每年消耗42公斤。
依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(FAO)統計資料,2013年,台灣肉類年供應量已達77.69公斤,日本肉類年供應量為49.45公斤,台灣的肉類供應量比日本高出1.57倍。
日本是世界上最早脫離原來,進入歐洲工業化,民族國家化的國家,台灣後來居上,讓有些單位緊張了起來。根據國健署每日飲食指南建議,國人按照不同年齡層、體重,應攝取3-8份不等的豆蛋魚肉類,換算成蛋白質含量約為21-56克。
蛋白質攝取來源很多,分成植物物蛋白質、動物性蛋白質,植物蛋白質較多來自豆仁,另外五穀、根莖類、葉菜類也多含有小量蛋白質,因此若進一步衍驛主管機關建議量,約略每日攝取2份左右的肉類而已,蛋白質含量約為14克,但每種肉類含蛋白質不同,若蛋白質含量低的肉類,就可以補充較多份數,但是肥肉蛋白質少,為了補充蛋白質,就會增加太多脂肪,尤其飽和脂肪的攝取。
那麼換算成肉類是多少呢?大約是去皮雞胸肉60克,或豬里肌肉70克(因為熱量半量來自脂肪,所以要吃較多總量)。若以國人每天攝取肉類213克來看,稍稍超過建議攝取量的3倍。看來要執行國健署的建議非常不易,病人會罵著專業人員而離開,後來網路上在也查不到國健署的少肉推薦了。
我覺得醫師也有環境永續理想,與個人慈悲或不忍觳觫的修為,但是更會尊重個人宗教觀,個人習慣,文化背景,所以我當新陳代謝科與醫療營養的專家,不會去設一個70公克的肉攝食上限,當作一個師範,或框框去約束我的客戶。
但是反觀『無醣飲食』主張的人,等同與世界專家與衛生主管單位反作,因為本來佔有約略50出頭百分點的醣類熱量,被減到零以後,等同要把醣類的熱量分配到脂肪與蛋白質,增加油質與含蛋白質的肉類的兩倍以上量的攝食,這不是與全球衛生單位對作?不是增加心血管病嗎?不是增加地球的負擔嗎?不是反環境論嗎?
圖:2017年初夏,我搭上德航飛機負笈德國,我旁邊坐的金先生是韓國生物系碩士,也同樣是德國學術交流總署DAAD的貴賓。
但是工業化是一個重要因素,諸多國人,甚至世界上多數人以為吃肉是白人習慣,東亞人,或其他地方人傳統不吃肉,這是大錯!
英國與西歐在工業革命前,也跟東方類似,吃不到什麼肉,工業化後才逐漸吃肉,所以日本明治維新,打破佛教禁忌,明治天皇吃肉做示範,大家就吃肉了。之後植產興業,工業化迅速,到了大正時代,吃肉就很普遍了。
同樣的中國大陸開放改革後,迅速工業化,大家也逐漸吃肉了,近年來肉消耗量迅速爬升。2014年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28%的肉被諸國大陸消耗,政策上已逐漸鼓勵減肉,但是市場上趨勢是強勢未減,基於三高疾病防治,以及世界環境永續政策,整體成效如何?有待進一步繼續觀察。
國民健康署建議每天吃肉70公克,約二台兩弱,但是現在全球人均吃肉量一直上升,大約每年消耗42公斤。
依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(FAO)統計資料,2013年,台灣肉類年供應量已達77.69公斤,日本肉類年供應量為49.45公斤,台灣的肉類供應量比日本高出1.57倍。
日本是世界上最早脫離原來,進入歐洲工業化,民族國家化的國家,台灣後來居上,讓有些單位緊張了起來。根據國健署每日飲食指南建議,國人按照不同年齡層、體重,應攝取3-8份不等的豆蛋魚肉類,換算成蛋白質含量約為21-56克。
蛋白質攝取來源很多,分成植物物蛋白質、動物性蛋白質,植物蛋白質較多來自豆仁,另外五穀、根莖類、葉菜類也多含有小量蛋白質,因此若進一步衍驛主管機關建議量,約略每日攝取2份左右的肉類而已,蛋白質含量約為14克,但每種肉類含蛋白質不同,若蛋白質含量低的肉類,就可以補充較多份數,但是肥肉蛋白質少,為了補充蛋白質,就會增加太多脂肪,尤其飽和脂肪的攝取。
那麼換算成肉類是多少呢?大約是去皮雞胸肉60克,或豬里肌肉70克(因為熱量半量來自脂肪,所以要吃較多總量)。若以國人每天攝取肉類213克來看,稍稍超過建議攝取量的3倍。看來要執行國健署的建議非常不易,病人會罵著專業人員而離開,後來網路上在也查不到國健署的少肉推薦了。
我覺得醫師也有環境永續理想,與個人慈悲或不忍觳觫的修為,但是更會尊重個人宗教觀,個人習慣,文化背景,所以我當新陳代謝科與醫療營養的專家,不會去設一個70公克的肉攝食上限,當作一個師範,或框框去約束我的客戶。
但是反觀『無醣飲食』主張的人,等同與世界專家與衛生主管單位反作,因為本來佔有約略50出頭百分點的醣類熱量,被減到零以後,等同要把醣類的熱量分配到脂肪與蛋白質,增加油質與含蛋白質的肉類的兩倍以上量的攝食,這不是與全球衛生單位對作?不是增加心血管病嗎?不是增加地球的負擔嗎?不是反環境論嗎?
圖:2017年初夏,我搭上德航飛機負笈德國,我旁邊坐的金先生是韓國生物系碩士,也同樣是德國學術交流總署DAAD的貴賓。
以上摘自還沒有出版的拙著『 德國肉品與美食』,一本全球的,人文與醫學的,肉美食的客觀與中庸,橫跨64領域的詳實分析。
統計資料
- 今日參訪人數: 77
- 參訪人數: 217009
- 文章總數: 180
- 回應總數: 0